进出加榜梯田的道路尚在修缮,我在这里探访的时候选择的刚好是比较颠簸的交通工具,搭乘着已服役七年的豪爵摩托(化油器不怎么灵光)在梯田上的三个村庄间探访,以及选择坐在农用三轮车后厢下山赶集,尽管多吃了一些风沙,但更加直接地捕捉到了沿途风光。这篇文章可能更偏重关于村落日常生活的描写,因为加榜梯田的风光(稻鱼鸭复合系统) 更多是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宣传的。
下文以 “分项列出” 的方式来呈现调研见闻。【总结概述】和【亮点】可以让各位快速把握重点,【旅行攻略】分享实地寻访的实用信息,【详细考察图文】则是以图片 + 说明的形式,直观呈现考察过程中的见闻。想先阅读游记的友邻可以从【详细考察图文】读起。
总结概述
加榜梯田距离从江距县城 110 公里,靠近黔桂交界,梯田上有加车、加页、党纽三个村落。这里以群山间雄伟壮阔的梯田风光知名,苗族的先辈们在这里一代代耕作,形成了稻饭鱼羹的生活方式。加车村旅游开发得相对成熟,其它村落包括景区附近的乡道都在维修和建设中,整个景区尘土飞扬,鉴于梯田上没有什么公共交通,自驾游可能更方便。2013 年,加车村开通柏油公路;同年加车村入选第二批 “中国传统村落” 名录。
推荐等级:⭐⭐⭐
地点概览
亮点一:梯田风光
人与自然的艺术
亮点二:建设中的村落
村落的小道
亮点三:赶集日
赶集途中经过的村庄
旅行攻略
交通:从江汽车站到加榜梯田每天上午和中午各有一班车,票价 30 元。
住宿:加车村有很多民宿,住宿比较方便,可以在网上预约。
饮食:商铺和超市多集中在加车村附近,也可以在入住的民宿用餐。
详细考察图文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导览图
在中国传统村落全景博物馆(移动端)可以查阅地扪村重要建筑介绍和分布图,点击进入任意一座建筑可以看到更加直观的实景图。
村落布局:
加榜梯田景区上有三个村庄,分别为加车、加页和党纽,加车开发最为成熟,顺着公路往下走是加页和党纽,村寨与梯田相互交融,形成了延绵起伏的景观带。实际上对面山上也有漂亮的梯田,那边都是摆字头的村落,两山之间隔着漂亮的加车河,可以下到河谷去捉鱼。传统吊脚楼沿山势而建,新式建筑多在公路两边。
乘坐大巴从榕江汽车站到加榜梯田景区,要在 321 国道至下江镇的分叉路口转入漫长的乡道,接着往南向黔桂省界开去。山路曲折漫长,在前往加榜的路上看完了关于月亮山苗族山寨的电影,若是想要感受贵州当地人的表达方式和生产生活的细节,《开水要烫,姑娘要壮》可以是一部挺好的科普影片,演员多是月亮山计划乡的村民,因为不是专业演员,片子在戏剧性等方面会少一些刻画,但反而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生产生活的朴素之美和相对落后的观念交织在一起,足以引起观众对当前状况的关心。进入加榜梯田景区后明显感觉到沿途尘土飞扬,接着就来到了梯田上最方便的落脚点加车新村。
亮点一:梯田风光
苗族住山头,侗族住水头,在这里体现得极为明显,和位于溪谷的大利村不同,加榜拥有的是位于云间的村寨,从上往下俯瞰视野开阔,只见黄绿渐变的梯田,有的水田开了,有的还在等待收割。也许是为了腾出更多坡度和缓的耕地,村寨建筑紧密地凑在地势最陡峭的地方,加车上下的台阶也比一般村寨狭窄,许多重物的搬运只能通过肩挑背负。
这里并非以人物或古老的建筑出名,而是因自古以来围绕着梯田深耕细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关注,所以梯田的生态保护会是当地需要优先考虑的决策因素。但由于梯田的产值远比不上村民打工的收益,许多梯田渐渐无人养护,若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梯田生态或会面临严重的挑战,不知旅游方面日益增长的收益能不能让梯田耕作的生产方式焕发新的活力。
柔美晨光中群山的色泽最是吸引人,乘坐摩托从加车河上游的螺丝梯田一路行到下游的党扭村,这一大片梯田狭窄而绵长,如大大小小的飘带叠在一起,绵延数公里,气势磅礴,规模甚为壮观。为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块梯田都开垦成不同的形状,最小的水田甚至仅有簸箕大,真的可以做到 “青蛙一跳三块田”,在过去,因为土地面积和生产力的限制,这里的水稻多是自给自足。
上游细细密密的螺丝梯田
螺丝梯田目前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细细的水田密密布在较低的山坡上,上面种的是晚熟的糯稻,要再过几天才收割,而高坡上其他地方种的稻谷大多数已在中秋前后收割,村民称其为籼米,糯稻虽然需要培育的时间更长,但是更好吃更管饱。从这里俯瞰加车河很是漂亮,要从山顶下到河边需要走四十分钟,因为很陡没有选择走下去。
很容易能看出镰刀梯田的形状
再往前走是加车,加车最好的两个观景点上面建有凉亭,其中一个立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石碑,其中一个观景点能看到青蛙梯田和镰刀梯田,认真端详了一下镰刀的形状还是还是更加容易辨识。
加车村海拔 780 以上,站在加车村看着对面的群山,村民说,对面山上的村落都是摆字头,有摆别、摆党、摆下、摆手,而你翻过这座大山,就是广西了。再往前走经过加页村,能看到一些摄影之家的招牌,沿途道路多在修缮,大约要明年才可以修好,尤其是加页到党扭这一段粉尘很大,对拍摄设备很不友好。
党纽的水田
能看见游动的鱼吗
到达党扭的时候见到了很大的水田!这一次稻花鱼在阳光下清透可见,连鱼苗都可以看到很多,只是没有合适的长焦镜头拍清晰。水田里还有很早就放置在这里的石头,好像有重要意义,不可轻易挪动。
梯田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设施有粮仓、禾晾,其中禾晾主要是用来晾晒糯禾,杂交水稻则是置于铺在地上的塑料布上进行晾晒。因为许多水田里养着鱼,这里的腌鱼便是很值得推荐的美味。
村民丹和我说前一段是丰收时候的新米节,他们就在这田里吹芦笙,按照习惯,苗族人民会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在这里欢庆 “吃新节”,去年的新米节还刚好和中秋节是同一天。而我来访的时候,金黄色的稻田都已收割完毕,芦笙也已收进库房。
亮点二:建设中的村落
加榜梯田过去曾很久未通公路,村民无论去哪里都是靠走路,去一趟从江县城需要两三天,进入 21 世纪后,这里才开始动工修建通往外界的公路。
如今加车是这一带最大也是开发得最早的村子,传统吊脚楼沿山势而建,新式建筑多在公路两边。不同于前几站到访的村落,这里已有多家民宿可选择,借助于加榜梯田旅游开发的势头,甚至公路边还有一家设计不俗的手工蜡染服饰商店,在甚至罕有餐馆的街道上尤其显眼。
给秀美的梯田长卷画龙点睛的是梯田中时不时出现的传统房舍,随便一拍便是一张壁纸。有一些位置比较好的民居已被谈好准备开发为民宿。目前在加榜梯田经营得比较成功的有大城市来的运营者,他们关于客栈管理的一些新思路也被村民模仿着。
地理位置较好的民居
传统民居大多数底层以饲养和堆放杂物为主,二层是主要生活面层。同样是上住人下养畜的居住方式,苗族所建房屋楼面一定会有一部分与坡坎或地表自然相连,以求 “接地气”,苗族把与平整土地相连接的层面作为主要生活面层,而侗族会相对抬高居住面层、与地面隔离。
经过一些民居的时候有时候还能很明显闻到饲养家禽的味道,政府扶持的圈改正在三个村落不同进度地推行中,完成后村里的卫生状况大约会好很多。许多人家会亲自进行传统房屋的重建和改造,经过党纽的时候,能看到空中一袋袋建筑材料正通过滑索从山坡运送到人家。
梯田上狭窄的村道
在道路交通未开发之前,这里主要靠人力完成生产生活的运输。现在实现村村通道路之后,主要代步的运输工具则是三轮车和摩托车。但是由于地形的限制,机动交通工具始终无法彻底取代人力运输,比如民宿还需要专门的挑工来肩挑住客的行李,因为只能通过传统狭小的石板阶梯在梯田上上下下。
路过
因为要顺着地形设计道路,在村里也看到了很新颖的栏杆,曲曲折折仿木质的栏杆既古朴又有趣。
亮点三:赶集日
加榜乡位于从江县西南,东边是刚边,北边是宰便,南边是秀塘,西边是加勉(这里有日常也穿着传统服饰的生苗),所谓一湾一美景,一滩一风光,实际上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风景。这里的新米节已经过去,但现在还有日常的集市可以体验,附近的两个集市按约定俗成的时间大约是五天一次,分别为靠近广西的刚边集市和往北去的宰便集市。
不同位置的市集会体现周边不同的风情,村民说这两天刚好是可以体验市集的日子,于是准备一大早搭车去刚边乡看看,听说那也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乡镇,沿河的民居建筑开阔优美。
从加榜梯田前往刚边是顺着山势层层下降的过程,沿途山路并不平稳,乘着三轮车颠簸尤其明显,入秋的清晨送来一阵阵冷风。途中路过一条正在修建的公路,通往和加车隔着山遥遥相对的摆字头村落群,心想这边将来也会旅游开发吗?这一带同时在修建的还有一个大型的旅客中转中心,或许从加榜梯田到三百河这两边的景色要连成一片吧。
而终于来到三百河边的时候,薄雾中壮硕的山峦和如梦如幻的村庄把我们牢牢锁在这里。言语该如何形容,言语到不了,只觉得我们如此渺小又如此不懂耕耘的真谛。这条九曲十八弯的长河边有多少村庄,支流又有多少隐藏的秘境,是不是可以顺着竹筏一一探访?真心希望沿河的生态可以被好好保护,不要因开发过快而受影响。
沿着三百河前进渐渐靠近刚边乡中心,沿途岩石的风貌都在提醒你,这里的风景很广西。黔桂交界的刚边和广西融水接壤,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这里的集市并不像之前以为的那样热闹,规模也不大,而且似乎因为农忙基本上见不到侗族,能见到的多是壮族和苗族,想来看看手工的民族服饰可能会失望,因为大家穿的已普遍机器绣的服饰了,如今在黔东南想看地道且精致的苗绣还是要费些心思的。
服装店的客人
爱美的少女
令人觉得有趣的是便携外放式音箱很受欢迎,整个市集上播放着当地方言唱的歌曲,吸引来许多人选购这样的小音箱。
还有许多应季的生产工具出售,比如折禾刀——糯禾还没有收割,这样小的镰刀很方便折禾穗。
在市集上和无数穿着苗族和壮族服饰的女子擦身而过,想到少数民族服饰最让人羡慕的部分也许是,从少女到老人都可以堂堂正正穿百褶裙而不觉得不合情理。而且尽管乍一看衣服的款式都很相近,其实无论是内搭的绣花还是背带的图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体现着每个人的情趣和审美。
街上还售卖着银饰、干辣椒、装鱼的鱼篓、彩色的糖果、各色家禽,村民在街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拥抱久未相见的朋友,气氛日常而自在。来集市总会有些收获的——回程的路上车后座多了一个蒸酒的大锅。
和藏于深山人未识的过去不同,加榜梯田现在应该算是名声在外,来贵州的列车上就有怀化的乘客和我推荐加榜梯田的金秋美景,村民们也逐渐建立起以旅游收入为主导的产业模式,色泽鲜亮的新房在阳光映衬下竟有些意大利波西塔诺小镇的风情。在我看来这边还处于建设期,可能对游客来说还不是那么方便。但若是想来散散心体验高山阳光的美景,加榜梯田还是一个值得一来的胜地。
贵州的第一次探访暂写到这里,第二次探访我们会介绍更多苗族传统村落及人们有趣的习俗。
前期考察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