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庆假期开始前,我再次出发对湘桂黔三省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进行调研考察。这次寻访虽然由广西开始,但行程也包括了湖南和贵州两省。虽然听上去似乎比前一段走访了更大的范围,但实际置身其中,就会发现行政区划边界对这一片区域的作用即使有,也不是主要的。真正能够定义这里的,是自然山川的联系——正因一条河流或一座山可以属于不同的省份,生活在三省交界区域的人们分享着同样的文化记忆。

对我而言,这也是本次考察在感受上与第一次的最大不同,深入这片区域让我更加确信,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古道”的存在都对文化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山因此曾经比较闭塞的区域,它们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在启程之初,我对一点的认识尚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但如今回想,也许再难找出比“风雨桥”这一连接陆路与水路的建筑形式,更适合成为这一场古道之旅的象征。而我与这些各具个性的风雨桥的相遇,就要从广西三江县独峒镇的苗江畔讲起。

题图 岜团风雨桥

查看往期调研考察内容,欢迎访问路客中国订阅号:你今天路客了吗?(ID: lookcn_org),或访问豆列:湘桂黔传统村落调研 | 路客中国·2019

下文中我会以“分项列出”的方式,来呈现调研过程中的见闻。【总结概述】和【地点概览】可以让各位快速把握重点,【旅行攻略】会分享实地寻访的实用信息,【详细考察图文】则是以图片+说明的形式,直观呈现考察过程中的见闻。

想先阅读游记的友邻可以从【详细考察图文】读起。


总结概述

在独峒镇苗江沿途的村寨中,尽管平流村和岜团村拥有精美的风雨桥,但是以目前已明显被破坏的传统村落整体风貌而言,这一带的众多村落恐怕都很难再组织深入的调研。不过目前保护状态较好的两座风雨桥确实堪称壮观,尤其是岜团风雨桥,是我曾走过的最难忘的一座风雨桥,它作为建筑本身的研究潜力仍待更多人发掘,很值得建筑爱好者们寻访。相信它仍然能给今天的建筑设计者们带来一些启发。

推荐等级:⭐⭐⭐ 岜团风雨桥:⭐⭐⭐⭐⭐


地点概览

地点一:华练“培风桥”

华练屯是平流行政村范围内的一座自然村,虽然村中的风雨桥“培风桥”重建于2013年,并不算一座老建筑,目前也只是三江县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它的前身始建于1857年,曾是侗族首座大型风雨桥。遗憾的是,60年代原桥遭到严重破坏,桥内精美的壁画被毁,檐梁断裂,几乎不堪使用,直到1988年当地居民集资重修,才勉强不至坍塌。2014年再次重修完成,如今得以以比较完整的面貌呈现。可惜只余“历史意义”,而不复称为“历史建筑”了。

地点二:平流“龙凤桥”

平流“龙凤桥”建于2006年,同样并不是一座历史建筑,暂不清楚是否与华练“培风桥”同样经历过重建,但桥的造型优美,仍然作为村民日常休憩社交的场所在被使用着,构成了村中一处很美的景观。

地点三:平流“赐福桥”

平流“赐福桥”原建于1861年,1947年毁于火灾,后于1951年修复,目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66米,宽4米,高7.8米,是平流行政村范围内最壮观的一座风雨桥。桥的一端紧邻独峒公路,另一端是农田,桥下则是苗江,曾是当地重要的山道和水路的交通枢纽。

地点四:岜团风雨桥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岜团风雨桥当之无愧是苗江沿线众多风雨桥中最精美的一座,也堪称是设计最精巧独特的。它始建于1898年,由华练屯当地工匠建造,在传统风雨桥的形式基础上,特别进行了人畜分道的双层桥面设计,有效解决了牲畜往来对同一层桥面的震动和污染,理想地兼顾了舒适和实用,也让桥内空间有了更丰富的层次感,整体气势非常壮观。

地点五:岜团古松林

这一片古松林位于岜团风雨桥旁边的山坡,表面看上去不起眼,但走入林中就会发现山坡上生长着众多古木,以海南五针松为主。其中树龄最小的145年,最大的则已有200年以上。如果到当地旅行,也一定要记得别错过这里。


旅行攻略

交通:可以由桂林乘坐高铁前往高铁三江站。如果是乘飞机在桂林机场降落,也可以在机场乘长途客车直达三江高铁站,票价60元。三江高铁站有4路公交可到三江县城。在县城老汽车站旁的路边,每天都有多辆乡镇公交前往独峒镇,车隔约半小时。平流村和岜团村都在抵达独峒镇的半路上,随时可以下车或乘车返回三江县或独峒镇。三江县城到独峒镇沿途村寨的车票根据距离远近有一定调整,抵达终点站独峒镇票价10元。三江到独峒单程用时约四十分钟,中途如果在平流村或岜团村下车,返回三江县大概用时半小时。

住宿:因独峒镇交通不便、环境杂乱,因此推荐就住在三江县城。县城前往独峒的公交车比较多,也无住在独峒镇的必要。但在三江县选择住宿地点时,游人一定要尽量避免住在紧邻路边的酒店,尤其是月亮街附近,否则很可能噪音过大影响休息。

饮食:在独峒镇苗江畔公路沿线村寨均可找到买零食饮料的小店,但餐馆较少。独峒镇上也有一些餐馆,但大多数卫生状况不是很好,因此还是更推荐在三江县就餐。当地的凉拌粉和滤粉等米粉类都非常值得品尝。


详细考察图文

村落布局:独峒镇苗江沿线的侗族村寨大多散落在苗江两岸的山坡或者流水冲击出的小块平地上。按照侗族传统,村落以鼓楼为中心修建,民居往往建在靠近江边的坡地上。在村落规模较大时,也可能有多座鼓楼,通常每座鼓楼由同一家族共同修建和维护,并以之为中心聚居。江两岸的小块平坦土地基本都已被开垦为农田,风雨桥则往往是作为村落的出入口,一端连接村寨,另一端是田地,不过如今大多数紧邻苗江边的公路。

地点一:华练“培风桥”

在独峒镇调研考察的第一站选择了华练村的“培风桥”,其实完全是一个意外。我最初的计划是先抵达独峒镇,再从那里转车继续向北,寻访交通更不便但也更著名的高定村。然而去往高定的私家小面包车每日发车时间不定,很可能当天会由于凑不齐乘客而取消。无奈之下,我这才改变了方向,去独峒公路沿途的村庄碰碰运气。

华练屯的“培风桥”是独峒镇返回三江县路上的第一座风雨桥,如果不是因为选错了住宿的地点(住在了独峒镇唯一一家环境糟糕的小旅舍),我很可能就会错过它,毕竟它看上去确实并不“老”,也不“壮观”。

尤其是看到这座桥周边的环境时,可以说给原本对独峒满怀期待的我浇了一盆冷水——不同于上一次考察所走过的湖南侗寨,当地的传统木构民居已拆除殆尽,被毫无特色的红砖楼房取代,而桥下那条曾滋养了沿途众多村寨的苗江,也水位极低、堆砌着生活和建筑垃圾,场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考虑到美观,我没有拍过于脏乱的画面,但可以大概在这两张照片里看出是什么状态。

尽管如此,走到桥内细看,却发现一块石碑记录着它的一段让人唏嘘的过去:

吾华练三寨(大寨、寨基、三坝)先辈父老,昔日为建华练桥勘测选址,选定桥址于东连桂花飘香的金殿坡,西接松林苍翠的银塔坡……与两岸风景相互映衬,浑然天成,故名”培风桥“。斯桥始建于1857年,迄今已有157年历史……华练人石含章、吴文魁、吴金添等师傅设计建造,是侗族首座大型风雨桥……桥头石碑曾有桂林贡生苏廷献先生于1881年为该桥撰写序言……1882年请湖南画师为斯桥画壁画……不幸的是文革浩劫,砸毁壁画,打烂序碑,祸及檐梁断裂,瓦落雨漏……1988年冬……仅在原基础上修补,难以恢复培风桥元气……于2013年10月10日开始维修,于2014年6月10日全面竣工。
——《培风桥修复志》

没想到这座看似“没有什么历史”的新修风雨桥,其实是侗族首座大型风雨桥的“替身”。尤其是修建当年那座桥的师傅石含章、吴金添,也正是如今国家级文保单位岜团风雨桥的设计建造者,而培风桥修建的年代还要比岜团风雨桥早上40年。也就是说,原来的培风桥,曾是传奇的侗族传统建筑师傅们早年的作品。只是我们已经看不到它了。

带着对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的期待而去的人们,可能会认为今天的华练并无风景,这座“培风桥”不算值得一游。然而如果不走到那里细看那块石碑,也许永远不会知道,原来这里曾有过什么,后来又发生过什么。很遗憾即使独峒这么偏远的地方,都未能躲过文革的浩劫。

岸边坡地上仅剩的几座传统木构侗族民居。

与之相比,桥两岸如今已消失的“桂花飘香的金殿坡”和“松林苍翠的银塔坡”又算得了什么呢?改变早已发生,我们只能希望在未来改变的过程中,至少人们可以拥有平静安宁的生活,这是比一座“看上去很美”的传统村落更重要的。

华练桥内,聚集在一起的老人在打牌九。

牌桌。(要注意的是当地的老人不愿意被拍照,似乎是认为会影响寿数,所以要最好不要正面去拍老人们。)

华练屯鼓楼,隐藏在红砖楼房群中,我绕了一圈才碰运气般地找到。鼓楼旁边新修的戏台下,飘出“特价不锈钢锅”的广告录音,用喇叭循环播放着。两个销售员落寞地站在柜台后玩手机,并没有村民走过去……

红砖民居的一面墙,挂着八卦和一块木板,木板上写着“壹路福笙”。

地点二:平流“龙凤桥”

沿着“培风桥”回到华练屯的村口,顺着公路向前走不远,可以看到一处倾斜向路面下的小路,隐约可以瞥见一座戏台——看到戏台,必然有鼓楼。于是我在这里沿着路拐了下去,果然很快就又到了一片村寨里的小广场,原来这里就到了平流村。

在忙着晒稻子的村民们,其实就连戏台上都晒满了稻子。(后来有村民告诉我具体说,是在收当地特产的糯米)

与鼓楼正对着的广场两旁,各有一条小路通向地势更低一些的地方,虽然不清楚会走到哪里,我选择了也许离苗江岸边更近的一条,走出来豁然开朗,原来这样就到了苗江边。

江边开阔处正忙着晾晒侗布的女人。她一边晒一边和对面木楼里的人聊天,结果我走过去没多远,她晒侗布的架子忽然就塌了(不知道侗布如果这样沾了土得咋补救……)

不过,真正吸引我视线的当然还是水上那座风雨桥。虽然之前不记得看到过对这座风雨桥的介绍,但是它的造型好美,即使周边环境已经破坏得很严重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比培风桥附近还要多,可这也确实不影响马上在头脑里还原出它原本能构成一处多美的景观。

尤其是还会在对岸看到忙着晒稻子的村民身影,如果环境整洁一些,原本可以很有田园的诗意。

可是为什么我之前不记得见到过它的照片?也没有介绍?” 带着这个想法,我走到附近。

然后看到了它的名字——龙凤桥

走到桥内,在村民的指引下查看了梁上的落成时间后,我才知道原来它落成于2006年,不仅不”老“,也许还算得上是附近最“新”的一座桥。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之前对它根本没看到过什么介绍。

但是对村民而言,一座风雨桥是否够古老也不是很重要,便于使用就够了。桥里也的确休息着好几位当地大爷,虽然语言不通,并不影响他们的热情友善。

从桥里望出去。桥旁山坡上有一座体量很大的木构建筑,不清楚建造的年代,但从上面残留的口号,可以确定至少五六十年代它就已经在这里了。

不过,桥两旁真实的环境其实并不是上面照片里看到的那么“正常”,在这里仅一一张照片来呈现一下实际情况吧——

是的,没有看错,这就是那条“苗江”。村民正撑着只容一人的小舟从桥下穿过,这也许原本又可以成为某种传统的“如画”风景,但在今天,它已是这副样子了……

地点三:平流“赐福桥”

龙凤桥的对面是一片多山地区难得一见的平坦田野,很可能是由曾经的苗江冲击形成。虽然一直走到这里仍然没看到那座作为县级文保的风雨桥,但是风雨桥离不开水,我确定只要沿着这片田野和水边走下去,一定会看到桥出现的。

于是就在这里沿着田埂上的小路一直往前走。那时我还没意识到这个决定有多对,只是被田野里的安静吸引。路上还遇到了一头在泥里打滚的水牛,但正在我拍水牛的时候,却忽然听到了非常欢乐的呼喊声从不知道哪里传过来:“Hello——”

水牛……

愣神了几秒钟,确定似乎是在和我打招呼,我赶紧转身寻找,结果发现原来田野另一头紧邻着一所小学的教学楼,好几个孩子正站在教学楼的阳台上对着我大笑,我也笑得快趴下了,尤其是还有个调皮的声音喊:“不要拍水牛啦,拍我们……”

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跟孩子们挥手告别后,我继续向前走。田间的小路很快看上去走到了尽头,不想折返,于是我开始爬到田埂上,尽量小心地往可能有风雨桥的方向走,终于在走过一条溪水后,眼前出现了一座壮观又秀美的风雨桥——

“找到你啦!”

虽然还有一段距离,没看到文保碑,但也基本可以确定它一定就是那座平流赐福桥了!之前一路走过的地方,即使有风景,环境也都是那么让人失望,所以此刻再看到田野上一座那么美的风雨桥,我一瞬间竟然有些恍惚…… 尤其是居然还恰好在岸边站着一匹马,应该是村民们放过去让它吃草的,完全不是刻意制造的场景——毕竟这里其实也没什么游客。走了那么久的路站在那里,就像在一场现场解谜游戏中找对了线索,揭晓了答案,超出预期的惊喜让眼前的风景显得更加可贵了。

后来跟着当地村民阿姨走过这座风雨桥,在桥的另一边看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保单位”的石碑,并无意外的确定了之前的猜测。

在桥靠近公路的一侧回看赐福桥。

在桥上回望我走来的路。

如果当初不是决心沿着田埂走下去,而是走公路抵达这座风雨桥,或许会更快,但也就要错过这场奇妙得有些梦幻的“寻访”了。所以如果你也有兴趣去实地看看,强烈推荐试一下我走的这条路,这样至少可以暂时避开路上的嘈杂和灰土,找回一丝当年的野趣。

地点四:岜团风雨桥

在独峒镇的小旅舍里凑合过了一夜,第二天我再次尝试找到前往高定村的车,然而依然没有人肯去,所以又一次不得不考虑别的选择。

在独峒镇的所有风雨桥中,最著名的就是岜团村的那座被评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雨桥了,前一天本打算连带着把这座桥也走完,但因为行程比计划的用了更久,从赐福桥出来时天色已晚,只好直接返回了旅舍。既然如此,就把考察的第二天留给岜团村吧,毕竟它还是第四批入选的国家级传统村落。

乘着从独峒返回三江县的乡村公交,照司机师傅的指点在半路下车,又沿着路边一条不知通往哪里的小楼梯一直走下去,就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苗江边。抬头一看,赫然看到一座气势惊人的风雨桥立在不远处,但是抵达附近居然又一次需要走过田埂!简直太让人开心了!

不得不说,它入选国家级文保当之无愧,因为无论从功能上、结构上,还是造型的美感上,岜团风雨桥都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堪称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座风雨桥。当然,最让人惊讶的就是双通道的独特设计了!在解释这样设计到底巧妙在哪里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张之前在平流龙凤桥拍到的有趣近照——

注意到右下角的文字了吗? “不要拉牛上便桥”

作为重要的功能建筑,风雨桥一直身兼着桥梁和公共休息空间的双重作用,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有时候功能的混合也可能造成一些困扰,比如如果需要携带牲畜过桥,就很可能会污染同时供人休息的地方,牲畜往来也很容易造成桥面的震动,对于休息的人是一个打扰。因此,即使如龙凤桥这样一座有水泥结构支撑的新风雨桥,都会提醒村民们尽量不要带牲畜过桥。

但这个问题其实已被建于一个多世纪前的岜团风雨桥巧妙地解决了。

同一座桥在两个方向的三个入口。

1898年,曾经参与建造华练村培风桥的当地师傅石含章,吴金添,在遵照传统风雨桥建造方式的基础上,为这座风雨桥做了非常特别的“双通道”设计,不仅仅意味着分隔开人与牲畜的行走空间,还在纵向空间上也做了拆分,让这座风雨桥有了双层桥面——人类走在较高一层,占据更宽的桥面,牲畜则在略低的另一侧,空间窄,但也足够体型较大的牲畜通行。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这座风雨桥的人行通道下还有了多余的空间可以放置杂物,让这座桥的功能又多了一种。(照片无法呈现空间变化,强烈推荐去看上面的那个视频)

供村民休息的较高一层桥上空间的入口。

方便携带牲畜通行的较低桥面。

可用于储物的更开阔的桥下空间。

回看牲畜专用通道一侧。

这条小通道当然也可以走人,而且走起来另外有种乐趣。

供人行走和休息的更宽的一侧,中央设置了神龛,神龛后面特别建了一处略高的平台空间,可以围坐在一起。

回望供村人通行和休息的一侧,可以看到上面还在晾晒侗布。

仔细看侗布的色彩,会发现并不是黑色,实际上是深紫红色,且会随着光线而产生变色的效果。据说可以穿着的侗布要经过十几次甚至更多的反复浸染、捶打、晾晒,最后才能制作完成。

桥另一侧行人与牲畜的不同出口,因为这一端紧邻着山坡,可以看到两条出口前的路线交汇在一起。

沿着左侧这条路可以一直走到对面山中。路边还设置了一个小神龛。

正对山坡一侧,这一边因为不设出口,所以建成了一处可以凭栏眺望的阁楼。

在岜团风雨桥对面山上俯瞰这座桥的整体。可以看到两侧出入口采用了针对道路方向的不同设计,同时满足了人、牲畜通行的需要,还方便了由不同方向进出桥的行人。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当我爬到山顶眺望整座村寨时,却不得不承认,虽然岜团村被评选为国家级传统村落,但村子的整体风貌的确已经破坏得比较严重了,通过这张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来,除了正中央的鼓楼和右侧的一座胖楼,再看不到比较完好的侗族民居建筑,即使新修的红砖房房顶采用了黑色的瓦来覆盖,仍然是一种有些徒劳的掩饰。很明显村寨已经几乎失去了侗族传统村寨的面貌。让人非常惋惜,但也无能为力。

山顶俯瞰岜团村,大部分都是粗糙的红砖楼房了

地点五:岜团古松林

看到我带着相机在桥上走来走去,在桥里玩耍的一群孩子们非常友好地跑来和我打招呼,其中几个聊了几句后开始走向桥另一侧的山坡。因为好奇,我跟了上去,才发现这座小山虽然不高,但是生长着不少珍贵的古木,以海南五针松为主。其中树龄最小的145年,最大的则已有200年以上。如果到当地旅行,也一定要记得别错过这里。

树龄185年的一棵海南五针松。

另外,在山坡的最高处,还看到了一处不清楚作用的谜之新建筑…… 可以确定应该不是村里的萨坛,侗族村寨虽然会建萨坛,但一般比较朴素,不会是这么大的一处,尤其是还有些不清楚背景的神像,也许是村中为了做旅游开发修建的。

在幽幽的树林中,有一种废弃外星文明基地般的魔幻感……

环绕的石板上刻着“六面阴规”、“六面阳规”的内容,似乎是以侗族大歌的歌词形式记录的村规乡约。

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从山坡上走下来准备离开时,忽然被山上的一群孩子们叫住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直到视线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女孩——

她居然从山坡上滑滑梯一样的朝着我冲下来 我一边担心她会失去控制,另一边也在感慨当地孩子简直是山林里的精灵一样无拘无束啊……

后来她终于站住了,才知道原来是跑来告诉我,国庆节假期村子里会有斗牛活动,我可以去参加。只是很遗憾那天还有别的村子要去寻访,只能错过他们的邀请了。

就这样,当天的考察在山坡上孩子们的“再见——”声中结束了。虽然岜团村作为传统村落的状态不理想,但是为了这座精美又精巧的风雨桥,也为了遇到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这一天的考察也收获颇丰。

  1. 调研活动介绍及《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一站:沅陵》
  2.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二站:荆坪村》
  3.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三站:高椅村》
  4.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四站:占字村》
  5.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五站:三门塘村》
  6.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六站:从地扪到述洞》
  7.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七站:大利村》
  8. 《路客中国 | 湘桂黔调研考察 第八站:加榜梯田》
  9. 调研考察第九站:广西省三江县独峒镇平流村、岜团村(风雨桥)

下一站,我会详细介绍的就是那处让我反复尝试了三次,最后才终于抵达的闭塞村落——高定村,虽然路不好走,但那是一处保存非常理想且规模很大的侗族山寨,也是广西地区我们计划深度调研的目的地,敬请期待。(想看预告欢迎去看当时的 广播 )

梦幻的高定村!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