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过“七闽”、“八闽”之别称,现习惯称“八闽”。“七闽”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书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郫、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闽”起初是专指周朝时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后裔部落,如唐代的贾公彦所作的《周礼疏》中说:“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也。”,后来演变成泛指福建。所谓“八闽”,是因为宋朝时称为福建路,下辖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州六个州及邵武、兴化二个军,共计有八个同级行政的机构,因而得名。

——摘自维基百科

图:@NAZI   |   文:@路文彬    |    编辑&地图:@子文东

如果未读@NAZI《游记:下八闵》系列(共9篇),也许莆田在我心里永远与百度医疗,假鞋等联系在一起。对“下八闵”系列,原本是一项任务,就是从其中的10篇中精选出一篇,作为推荐,但是这种流水账怎么算精选呢,本来“下八闵”系列我只是领取四篇而已,如果推荐某篇给读者,觉得实在对不起自己的心。

于是,翻看NAZI的豆瓣主页。看了他简介,典型的古建筑爱好者,在日记中翻到了整个系列,看到他的七日(以下7days简称D)全程行走路线是莆田市(D1)——仙游县(D2)——惠安县(D2)——崇武镇(D3)——泉州市(D3)——晋江市(D4)——泉州市(D5)——漳州市(D6)——福州市(D7),当我将这八大地点串联起来时,顿时来了兴致。从第一篇到第九篇全部看完,这种流水涨好处就在于思维是线性的,很简单,无需过多深层思考,对于了解地理及古建筑基础完全足够。此系列让我对福建的认知又多增加了一层,已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知名的厦门的鼓浪屿,民国风建筑,客家土楼、武夷山的茶叶,潮州的牛肉丸等。

打开地图,会清晰的看到他的行走路线,对于访古爱好者是完全可以照搬的,相信他也是综合考虑之后做的行走路线和访古计划,中途出现的计划变更也是情理之中,很多目的地都非常明确,直奔主题,已不是单纯的游玩心态,从他的大量图片拍摄就可以看出。


我大致整理了一个索引,也算是我的浏览笔记:(文中图片均来自NAZI豆瓣)

莆田市(D1)(D2):

兴化府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道教建筑(补);

大宗伯第,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第,建成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属豪宅;

谯楼,莆田老城鼓楼,清代建筑(反正全国貌似都有);

广化寺,国保---释迦文佛塔,释迦文佛塔南宋乾道元年(元年1165年)建,塔身有浮雕,飞天,底座为须弥座(这让我想起敦煌飞天,宁夏须弥山,当然南北可能有差异);

木兰陂,位于莆田城西南4公里。建成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是当时福建最大的引水工程(武汉黄陂区有木兰山,山顶木兰天池及木兰外婆家,总之木兰故事盛传之广);

光孝寺,民国重修,其中文中提到闽南木雕和潮州的金漆木雕貌似一脉相承(值得探究下);

元妙观三清殿,宋代道观建筑群遗存下来的一座主体建筑,与其共存的还有宋代建的山门,清代建的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和文昌三代祠等,建筑规模宏大。元妙观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重建,曾名天庆观、玄妙观,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因避讳改为今名。历代均有修葺。 (关于从建筑学解读请阅读原文);


莆田——夹缝中的兴化府城隍庙

莆田——夹缝中的兴化府城隍庙

莆田——木兰陂

莆田——木兰陂


仙游县(D2):(很仙风道骨的地名,地名由来有兴趣可单独研究);

东门石坊,清代仙游县富商陈天高父子,因捐建仙游金石书院受清廷褒扬。清道光五年(1825年),奉旨建坊,历时30年竣工。建坊石匠多是石雕名匠郭怀的徒弟。坊通高16米、石宽8米,仿木建筑,为石雕艺术精品。顶端中为日照火炬,左右为双龙朝天,两边彩草翠飞。(不知与其他地的牌坊风格有何不同?);

枫亭镇,千年古镇,北宋大书法家蔡襄的故里;(历史沿革略) 天中万寿塔,第五批国保,位于枫林镇塔斗山上,文中称专家鉴定为阿育王塔,为五代建筑风格。


仙游枫林镇——天中万寿塔

仙游枫林镇——天中万寿塔


惠安县(D2)

孔庙

惠安刘氏民居,典型闽南大厝民居;(看图片周边环境,也是感慨万分);


惠安县—— 刘氏民居

惠安县—— 刘氏民居


惠安县——崇武镇(D3):

崇武镇,海滨古城,基本全部用石头搭砌(又一种草古城);

惠安女,印象深刻是奇特的服饰,此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桥,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桥工程,前后历经七年建成。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连接惠安和泉州,也是二者的界桥。其中桥中的小塔,桥边的经幢和小塔都很有意思。


惠安县崇武老城——西门瓮城

惠安县崇武老城——西门瓮城

崇武镇——惠安强女身着惠安女服饰

崇武镇——惠安强女身着惠安女服饰

(PS:因为路线的问题,特意跟 NAZI联系确认,当时他确实是从惠安过洛阳桥到泉州,然后去的圣墓,因为泉州和晋江离的非常近,基本是同城,所在在他的豆瓣中会看到第三天在泉州,第四天在晋江,第五、六天又在泉州的情形。)


泉州市(D3):

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位于泉州市东湖尽头的灵山脚下。据明代何乔远《闽记》记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和四贤则传教泉州,两人卒后葬于灵山,下葬当夜山光显发。两座圣墓已成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文物。(强烈推荐看图

清源山老君岩,道教老君造像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的神态真的是呵呵呵,想不出什么形容词了,去看图吧);

总之,泉州真是无所不包,建筑体系庞大,非如文中所言“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甚至还有摩尼教、印度教、祆教的遗迹。”在宋元历史上非常值得研究。整理下来,很是欣慰,此外,NAZI后续在第五、六天花了不少时间对泉州的古建筑又做了非常详细的寻访,可直接访问,查看详情。(在NAZI君的豆瓣留言处,有一些不错的补充,建议浏览)。


晋江市(D4):

陈埭丁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初年,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其祖后续元代行商至泉州;

草庵寺,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也是世界现仅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建于宋代,元代改建,初为草筑故名。摩尼教即“明教”。NAZI在游记中提到《倚天屠龙记》中的各门派,其中就提到明教中人行事乖张诡秘,分为波斯明教和中土明教,小说主角张无忌便是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桥边有塔,桥中有亭;

郑成功墓(插一句,有同学看到此文,以为他的墓在台湾.......);


后续漳州,福州的具体详情,我就不再一一整理了,大家可以直接访问NAZI的豆瓣。之所以选取以上这些小城小镇进行整理,主要是因为我个人完全不了解这些地方,权当学习地理、历史、建筑知识了。有些知识点是从维基百科拷贝过来的,并未进行专业校正,有误之处大家可进行留言指正。

游记中的很多建筑在每个人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拍摄角度,写作风格、审美体验都千差万别。所以如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眼中独一无二的美,可参考NAZI的路线,开始一趟自己的“下八闽”之行。NAZI他本人也只是古建筑爱好者,想了解更多可豆邮他。

另外,NAZI的七天寻古线路中包含的地点较多,甚至在小镇小县城之间切换,这就涉及到交通费用的问题,这在他的豆瓣游记中有做提示,有需要的读者可留意。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